順豐同城將赴港拿下“即時物流第一股”

不再猶豫
盡管國內的即時配送市場預計還要三五年才會真正成熟,企業要具備強大的數據技術、精細化運營能力和足夠的資金實力,才有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存活下來,但對順豐來說,現在就將這一細分業務板塊拆分上市也可以說是必然之舉。順豐重資產的直營模式注定了其持續的資金“饑渴”狀態,而在業績虧損的情況下更難對新業務持續投入,分拆業務上市無疑有助于其拓展多元化融資渠道。
?
如果順豐同城順利上市,算上一個多月前正式登陸港交所的順豐房托(即香港版REITs),順風系上市公司將達到三家。順豐房托和順豐同城急送在短時間內相繼上市的背后,是順豐甩開競爭對手的急切之心,因為只有大力拓展新業務、構建新護城河,并推進不同業務板塊獨立上市,順豐才能盡快發揮領先優勢,避免因深陷傳統快遞業務的”紅?!岸找姹粍拥木置?。
?
不過,雖然多元化的新業務被順豐寄予厚望,但短期內具備持續造血功能的仍是傳統業務板塊。2020年順豐傳統業務板塊(時效業務板塊和經濟業務板塊)實現營收1105.08億元,同比增長32.44%,占總收入的71.76%。特別是在今年第一季度業績虧損的背景下,傳統業務板塊更是保障順豐整體收入的“穩定器”。進攻“藍?!笔袌龅耐瑫r還要守住“紅?!笔袌?,順豐的突圍可謂任重而道遠。

楊三四
假如順豐同城上市成功,對順豐控股來講可起到一定的補血作用??墒?,跟其主業相比,同城配送缺乏投資想象力。全國爭對消費端的同城配送業務幾乎被美團和餓了么占據了大半,兩者依托其平臺化的運營方式增強了商戶和消費者的粘性。而位居第三的達達盡管沒有這樣的先天優勢,卻在多年深耕眾包的路線收獲了知名度,被普遍不依賴平臺的需求端接受。在內卷嚴重的配送行業中,順豐同城缺乏獨特的標簽共識度。
此外,順豐正面臨著大象轉身的傳統困境。比如2011年入局的便利店早已草草收場;2014年主打O2O的嘿店也已難覓蹤影;2015年的蜂巢被菜鳥驛站等打的落花流水;2020年豐食的特點也只是突出了預定送餐的功能,本質上還是一款外賣APP。大致梳理這些非主業的情況,不難發現順豐要么缺乏創新跟著別人后頭追,要么創新過程中沒有抓住需求痛點而被淘汰。順豐的股價今年2月達到了歷史最高點,但不到半年就幾乎腰斬,目前報66.4元。
-
熱讀文章
-
熱門視頻
-
Kristin Peck7條Plus
-
Aaron Pressman7條Plus
-
Danielle Abril6條Plus
-
Shawn Tully6條Plus
-
特刊6條Plus